孩子是这个世界的一面镜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李BOBO Author 李胜博
△“他在拍照”,“跑!”
△小林同学跑着跑着也摔倒了
如果“意外”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经历,那么对于家长而言,除了焦虑责怪,互相埋怨之外,是否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对待?
小林同学的妈妈,同行者蔡姐的处理方法,让我深受启发。
△biu~biu~biu~时光倒流
“阿!!!我要死了!!!”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f0764t3ixnj&auto=0
△小林同学,飞奔而下
△第二天,我们爬到了山顶
“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出现各种意外,孩子,尤其不能让人省心。但是既然有些结果已经没有办法避免,那就不妨平和地接受它,然后积极把它转变成一次让人记忆深刻的教育。”
△蔡姐是出行过程中的“金句王”
△营地上的星空
出行第2天
#抵达津和野#
在地方迎接我们的依旧是老朋友宫武和Kaku-san。他们用自己迷人的微笑很快就获得了几位到访者的好感。
小朋友们也很喜欢两位当地人,一见面,他们就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送给眼前的那个日本大哥哥了,然后学会了第一句日语。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t076439cqar&auto=0
△宫武在教小朋友如何表示感谢
x++间隔游的出行和一般的旅游会稍显不同,我们会更融入地方的生活,和当地人进行交流。所以,我们的每一次出行都是由生活在那里的当地人相互交织而成的:
比如我们在kaku-san的带领下,去山里登山探险。
出行第4天
#野外探险#
比如我们去贺屋先生的农田里去采摘食物。然后对食物进行清洗和加工。
出行第3天
#食物采摘#
比如我们去浅田大姐开的地球食堂里亲手制作美味的料理。
出行第3天
#地球食堂#
比如我们在中尾先生的苹果园里摘菜苹果,然后做成苹果酱。
出行第5天
#中尾的苹果园#
也许之前没有过和这么多陌生人接触的经历,更别说是陌生的外国人了。有一天,强强问了我一个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和陌生人说“你好”?”
当时,我们正好在便利店买完东西出来,然后出来一个老婆婆,同行者大裕就对那个老婆婆打了声招呼,说了一句“こんにちは(你好)”
这让强强有些困惑。
“人家都不想和你说话。为什么要和不认识的人说你好?”
“我觉得和陌生人说话,感觉有些尴尬和猥琐。”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c07646w75fw&auto=0
△大裕讲解自己为什么和陌生人打招呼
强强同学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喜欢表演,自称为“中国男人”。开心的时候他会时不时地扭动身体跳起舞来,但是也经常会在害怕的时候大喊“妈妈”。
强强的妈妈是一名公务员,我们叫她畅姐,是一个稳健踏实的人。这次出行是跟着蔡姐一起来的,稳定和安全可能是她的第一考量。
我十分理解强强同学对待陌生人的这种不适感。因为小时候,我也受过和他一样的教育。
从小我们就被老师和家长教导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拐卖小孩子的坏人,那些人可能会把你拐走。”
家长们因为担心孩子没有办法分辨好人和坏人。所以一刀切地把所有的陌生人都先当成坏人,也是一种情有可原的更安全的做法。
△出行的两组亲子
“因为她年纪比较大啊,所以我对她打招呼表示尊敬。”
同行者大裕为自己刚刚的行为做了解释。
强强有些将信将疑。
△大裕在教小朋友学日语
△大裕和小林同学的合影
相比城市而言,乡村的人口流动性更小。所以在小地方更容易形成稳定的社群,也因为这样,小地方的人比起大城市会更加热情和友善一些。这种生命经历在城市里很难感受到的。但是在乡下,给陌生人打招呼,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行为。
可能真正让强强对于陌生人的交流不再感到别扭是我们去拜访中尾先生的苹果园那一天。
中尾先生家有三个小孩子,和中国的小朋友年纪相仿。最开始我还在担忧这些孩子语言不通该如何相处,但是似乎是我低估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在乡下的这几天,两个小家伙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几句常用的日语,而且还可以大方地开始在陌生的外国人面前做自我介绍,并且很融洽地和日本当地的小朋友开始交流起来。
△强强的自我介绍
△中日小朋友合力做苹果酱
小林同学也和中尾家的小妹妹很快地熟络起来:语言不通,好像也根本不是问题,牵起手来就成了朋友。
△语言不是问题
△蔡姐仿佛多了一个日本女儿
#中日交流会#
很可惜大裕提早一天就离开了。如果他可以多呆一段时间,并且看到这样两个国家的陌生人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的隔阂进行交流的话,他肯定又会情不自禁地说:真好啊,真好啊。
这是他开心时候的口头禅。
“那最好的是什么呢?”
在出行结束的最后一天,我在房间里采访强强 。
“记得你最开始觉得和陌生人打招呼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现在呢?”
△强强给大家跳《海草海草》
那一天,我突然想到,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所处的那个环境的一面镜子。从我们的身上可以投射出周围环境的影子。孩子们则可以更快地被环境影响,并且作出改变。
所以,良好的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都至关重要。
但是,我们周围存在那样一个良好的环境吗?
周围的环境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我们改变呢?
△近期某则新闻
关于环境的问题,是我出行过程中偶尔会想起的一个问题,不知道“x++间隔游亲子团”这短短的几天,是否能够让同行者感受到“环境”方面的差异,并且引起一些变化。
但是,至少,希望这些见过的活生生的人,经历过的实实在在的事,看过的风景,听过的话,出现过的想法,可以成为每个出行者心中的一颗种子:不被忘记,在合适的时候发出芽来。
出行第2天
#地球初阵#
出行第3天
#自然学校#
出行第4天
#竹制自行车#
出行第4天
#隐居的艺术家#
出行第4天
#旅行的羊毛#
出行第4天
#野外探险#
期待那些种子发芽的样子。
我们下次再见:)
收看日本枫叶季间隔游等其他出行计划,请识别图中二维码 - 点击x++公众号菜单 - 最新招募,还有大量活动视频、游记等你来看哦~
报名流程及说明:点击阅读原文。名额有限,先占先得!小Kay只能帮你到这了~
咨询、加入线上活动群
请呼叫小客服: